当前位置: 滚动 > >正文

每日观点:16

来源:凤凰网    时间:2023-05-17 19:10:59


(资料图片)

无论是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,还是最新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,都表明,在中国,16-24岁人群的劳动力调查失业率看起来“很高”。

在4月份,这一数据是20.4%。

换句话说,今天,在16-24岁的中国年轻人当中,基本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“找不到工作”。

习惯于“唱衰”中国经济的外媒,对这一数据有过很多报道。

即便是在“明叔杂谈”的读者群里,有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数据后也感到有些“焦虑”,并因此担心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。

我先说一下当前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。

疫情之后,今年毫无疑问是中国经济触底反弹的一年。

甚至可以说,今年中国经济是疫情以来最好的一年。

从4月份的经济数据也看得很清楚。

在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当中,消费表现最为抢眼。4月份,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8.4%。

这跟我们自己的切身感受也相符。

疫情过后,各种线下接触式消费正在恢复活力。

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全国各地旅游业火爆,就是明证。

数据显示,4月份中国出口表现也不错,同比增长8.9%。

尽管前段时间,网上有很多传言说中国企业的出口订单出现“断崖式下跌”,还有很多人担心,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大规模向国外转移,但最新的经济数据表明,目前中国的出口形势基本稳住了。

在“三驾马车”当中,投资表现相对弱一些,但也保持了增长势头。4月份,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.7%。

因此,从4月份的经济增长势头来看,今年全年,中国GDP有可能增长6-8%。

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的势头来看,2023年,中国GDP增速不仅会创下近年来中国自己的一个较高水平,而且,放到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来看,中国经济今年的表现也会非常抢眼。

所以,对于普通人来说,不用太担心今年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情况。

但是,我们也都知道,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GDP增长数据是比较“遥远”的,大家关心的还是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这些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。

在现代社会,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就业、收入、住房、医疗、教育等民生问题。

从常识出发,GDP较为强劲的增长数据,最终一定会转化为民众在民生领域的“获得感”。

但与此同时,整个社会也需要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调节机制,加大在住房、医疗、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投入。

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经济增长的“漂亮数据”,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“获得感和幸福感”。

说完中国整体经济情况,我们再来看一下,16-24岁人群的失业率为什么会那么高?

我们可以想一想,这一部分人群,在中国真实社会里,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?

现在,义务教育已经普及。大家6岁入学,初中毕业就是15岁,高中毕业18岁,大学本科毕业22岁。

所以,16岁-24岁人群,基本上就是初高中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后1-7年的时间,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从一个“孩子”,成长为一个“成人”的时间段。

我自己推测,这个年龄段的人失业率比较高,可能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找不到任何工作,而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

更重要的是,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目前都已经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,家中如果有16岁-24岁的孩子,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肯定优先去工作,但如果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理想的工作,先让孩子“晃荡几年”也没什么问题,孩子待在家里也不缺吃少穿,而且,如果孩子还能做点临时性工作,挣点零花钱也不是大问题。

我身边的情况是,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,几乎没有看到十六七岁的孩子,真的选择去做全职工作。

而且,我们再看一下另外一个数据——25-59岁人群,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只有4.2%

换句话说,度过了16-24岁这个人生的“晃荡期”,绝大多数人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工作,而且绝大多数人也都能找到工作。

所以,对于16-24岁年轻人失业率看起来“很高”,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要过度解读,更不要因此“担惊受怕”。

任何一个国家,要解决好就业问题,都需要做到三点:

第一,国家要有好的产业、好的企业,尤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商业创新,创造更多高附加值的就业岗位;

第二,学校要不断完善专业设置、不断改进课程安排,要让中国的年轻人在学校能学到真能力、真本事。从世界范围看,如果大量年轻人上了大学,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,而社会又不能提供可以匹配他们期望的就业机会,这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社会问题;

第三,个人还是要有进取心,要自己对自己负责,多学习,多锻炼,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一个国家就业形势再好,真正优质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,这个时候,决定我们个人前途与命运的,还是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

最后,我也分享一下,我认为的年轻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。

我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,已经工作了23年,自己面试过企业的无数岗位,也在企业里面试过很多候选人。

我觉得,对年轻人找工作、对年轻人职业成长和发展影响比较大的,主要是如下三个因素:

第一,一个人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。人可以有七情六欲,可以有喜怒哀乐,但不能太极端、太偏激。好日子开心地过,苦日子咬紧牙关,熬一熬,也要能挺过去。没有必要得意忘形,也没有必要失意忘形。顺境时多做事,逆境时多读书;

第二,要有一些基本的通用能力。到底哪些算是通用能力?我认为,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,就是任何时候,遇到新问题、新挑战,可以快速学习,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其他通用能力还包括,“坐下来能写,站起来能说”,能把事情做成、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等;

第三,要有一些专业领域的基础经验和技能。但我自己发现,很多人大学毕业后,干的都不是本专业的事情,因此,这个东西也没有那么重要,反而上面说的学习能力可能更重要。相对来说,一个怎么面对自己的专业,怎么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,以及做人、做事的习惯更重要。至于具体学了什么,毕业若干年后,我们自己再回忆一下,反而觉得没有那么重要了。

如果您正好是16-24岁的年轻人,欢迎您分享自己的就业状态信息,也欢迎您分享对于找工作的心得和体会。

同时欢迎其他年龄段的朋友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
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
X 关闭

精心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时代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