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滚动 > >正文

冯仑:看马克思、丘吉尔、蒋介石如何炒股

来源:冯仑风马牛    时间:2023-07-31 16:30:50

X 关闭

封面图 |《无双》剧照


(相关资料图)

1

冯叔,我最近在看一些投资大师的传记,也看到新闻说一些网络名人开始炒股了。我在想,如果我也按照那些投资大师或者网络名人的思路开始炒股,是不是也有可能赚钱?您觉得我这个思路靠谱不?

冯叔

首先,我不炒股。

其次,你的这个问题,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《看马克思、丘吉尔、蒋介石如何炒股》(刊登于《书刊参考》2007年8月8日——8月14日「史秘新读」版块)。

按照这篇文章的说法,马克思炒股是赚钱的。投资600英镑,赚了400英镑,回报率70%。马克思这笔钱从哪儿来的呢?他的一个朋友奥尔托去世,留下遗嘱给马克思600镑。

当时英国的股票投资正值高潮,马克思想利用这个机会赚钱,于是写信给恩格斯,让恩格斯把遗产办好。他在信中说到,假如他在最近的10天内有钱的话,就可以在股票交易所赚很多钱,当时伦敦又到了可以凭机智和少量资金赚钱的时候。他后来赚了400英镑。

丘吉尔炒股则不太顺利,第一笔资金很快被套住了,这使他很丢面子。他又瞄准了一只很有希望的英国股票,心想这家伙的老底我都清楚,准能获胜。但股价偏偏不听他的指挥,一路下跌,他又被套住了。

下午收市钟响时丘吉尔惊呆了,他已经资不抵债要破产了。正在他绝望之际,巴鲁克递给他一本账簿,上面记载着另一个丘吉尔的「辉煌战绩」。原来,巴鲁克早就料到像丘吉尔这样的大人物,其聪明睿智在股市当中未必有用武之地,加之初涉股市,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。因此,他提前为丘吉尔准备好了一根救命稻草,他吩咐手下用丘吉尔的名字开了另外一个账户,丘吉尔买什么,另一个「丘吉尔」就卖什么,丘吉尔卖什么,另一个「丘吉尔」就买什么。

蒋介石从政前,曾从事证券业务,行为类似于今天的「坐庄」。当时,他刚从日本留学归来,经济拮据,在上海一些同乡的资助下从投机活动中获利,还参与组织了「协进社」社团,发起成立了由大买办虞治卿、小学老师周骏彦等牵头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。蒋介石既是这一交易所的经纪人,也是炒股人。他开始时赚了很多,后来泡沫破灭,又赔光了。

这文章挺有意思。看来,做股票生意,并不因为你是大人物、名人,你就一定能赚钱,也并不因为你有权势就一定能赚钱。如果你对这个市场不了解,还是要委托专业人士去操作。个人炒股总是机会和风险并存,可能通过基金去做会好一些,或者你本就是职业投资人。

2

但是,我也看到了一些普通人,炒股赚到了大钱的报道。比如,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:大连一位老太太在2008年花了5万块钱买了一只股票。因为她常年在国外,买了之后就没管了。到了2021年,她去证券公司营业厅办理业务时才发现,13年过去,当年5万块钱买的股票市值已经500多万了。

另外,比亚迪成立初期,一位投资人投资了30万,二十多年后的现在,回报已经达到200多亿。还有万科的最大个人股东,也是在万科刚发行股票时花几百万买了万科的股票,然后一直持有,到现在也升值了近千倍。

您觉得,作为一个普通人,如果想做点投资,怎样能够发现这种高速成长的股票或者公司?

冯叔

这样的事情,属于小概率事件,有偶然性,不具有普遍性。我觉得,普通投资人发现不了这种偶然性。

别看人家老太太花5万买只股票,放了十来年,变成500万。没准你花5万,精挑细选一只股,也放十年,再一看,差一点就亏没了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现在有几千家上市公司。不要说普通人了,大的投资机构,现在在看的,可能连一半都不到。不可能有一家投资机构能把这几千家公司都研究一遍。它研究不过来,精力有限,研究的力量有限。

所以,机构都要聚焦。

比如说,现在很多人基本上不看房地产了。这个行业,一两百家公司就先不看了。传统的互联网企业,很多人也不怎么看了。现在,互联网企业也分传统的和非传统的。还比如,传统的制造业,很多人也不愿意看。就这样,先从行业,再到公司,不断缩小它的研究范围。

投资机构的研究部门,也要看趋势,看未来的发展。

比如,新消费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,还有军工,等等,这些比较好。他们就重点研究这几大类。

这样一筛,几千家上市公司,可能四分之三都被这些研究机构筛掉了。那就再从剩下的四分之一里,继续筛,一点点缩小范围,最后才能精准地找到适合他们投资的那一点。

我觉得,这个工作,普通人没法做,他们往往都是道听途说。所以,普通人就不要想这个事。

开个玩笑说,你唯一的办法,是去看那些投资机构投什么。因为他们是专业的。他们研究之后,投了某家公司,新闻当然会有披露,那你也跟着买一点,然后放那。他们没研究错,你就跟着赚了。如果他们都研究错了,你也就认了。

另外,我有一个朋友,叫杨天南。他曾经在万通工作,之后做了二十多年的投资。他告诉我一个事儿:股票的投资,从二级市场来看,大部分的钱是在20%的时间里挣的。也就是说,如果以十年为期来算,其中有八年可能是赔钱的,两年里是赚钱的。而这两年里的收益是可以远远超过那八年中赔掉的部分。

只有这种理性的机构的投资,他会告诉你,他自己也坚信,他能够等到那两年出现,来挣到大部分的钱。

而普通人往往没这个耐心,着急,「追涨杀跌」,除非像那个挣了500万的老太太那样,出国了,这算是意外情况。如果你没有那个耐心,就不要做这个事了。

所以,从以上这两个角度来说,我觉得普通人不应该去想「我投一笔钱,若干年之后赚多少倍」这个事。你想这个事,你就错了。

如果你特想投资股票,大概齐,也就这两个相对好一点的办法。

一种,你也做一点简单的研究,再买,然后放那儿,10年以后见。

另一种,跟着这些大机构,他们买哪个,你跟着买就完了。他们是有研究能力的,而且他们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他们买谁的股票。跟着他们走,能省很多事。

比如说,他们现在都不看房地产了,他们这些专业的都不看了,你干嘛还要买这些行业的股票?就这么简单。

主编|王滔 编审|陈润江 顾问|王淑琪

X 关闭

精心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时代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